血液透析是肾友的 “生命线”,但面对 HD、HDF、HP 这些名词总犯懵?其实每种方式都有针对性港陆证券,看完这篇按 “症状” 对号入座,选对不踩坑
7种常见透析方式:
1. 普通血液透析(HD)—— 基础版“清洁工”
· 原理:像“筛子过滤”,通过半透膜让肌酐、尿素等小分子毒素从血液跑到透析液里,同时排水。
· 优点:操作成熟、费用低(每次约400-600元),适合长期稳定的肾友。
· 缺点:清不掉中大分子毒素(比如β2微球蛋白),时间长了可能皮肤痒、骨头疼。
· 适合:刚进入透析、病情稳定、预算有限的肾友。
2. 血液透析滤过(HDF)—— 升级版“净化器”
· 原理:HD+滤过“双模式”,既能清小分子,又能吸走中大分子毒素。
· 优点:减少皮肤痒、高血压等并发症,还能改善营养,适合并发症多的肾友。
展开剩余83%· 缺点:费用高(每次比HD贵200-300元),可能会流失一点营养素(需要额外补)。
· 适合:有顽固性高血压、心血管问题,或HD后仍不舒服的肾友。
3. 血液灌流(HP)—— 精准“吸附大师”
· 原理:用树脂等“吸附剂”像“磁铁吸铁屑”一样,专门抓大分子毒素(比如导致皮肤痒的物质)。
· 优点:针对性强,皮肤痒、药物中毒时用它效果快,还能改善甲状旁腺亢进。
· 缺点:不能单独用,必须和HD搭配;单次费用高(加一次约500 元),可能刺激血小板。
· 适合:皮肤痒到睡不着、吃错药中毒,或甲状旁腺素超标的肾友。
4. 高通量透析(HFHD)—— 大分子“克星”
· 原理:用“大孔筛网”似的透析膜,能高效清中大分子毒素(比如β2微球蛋白)。
· 优点:保护残余肾功能港陆证券,降低贫血、心血管病风险,适合年轻肾友。
· 缺点:对血管条件要求高(血流量得>250ml/min),透析液必须超纯,费用比HD稍高。
· 适合:血管好、年轻,想减少远期并发症(比如心脏病)的肾友。
5. 连续性血液净化(CRRT)——ICU“持久战”
· 原理:24小时慢慢透,模仿肾脏正常工作节奏,对血压影响小。
· 优点:适合肾衰合并心衰、脑水肿的危重患者,血流稳定,救命用。
· 缺点:费用超贵(每天5000+),必须住院,只能短期用。
· 适合:病情危急(比如昏迷、心衰),需要抢救的肾友。
6. 单纯超滤(SCUF)—— 脱水“抽水机”
· 原理:只抽水、不清毒素!靠压力把多余水分从血液里抽出来。
· 优点:快速消水肿、缓解心衰和肺水肿,救急快。
· 缺点:不解决毒素问题,必须搭配其他透析方式(比如HD)。
· 适合:水肿严重、喘不上气,但毒素不算太高的肾友。
7. 血浆置换(PE)——“换血术”
· 原理:直接把有毒的血浆换掉,补充新鲜血浆或白蛋白,像给血液“大换水”。
· 优点:快速清掉血液里的抗体、免疫复合物,治重症肌无力、红斑狼疮等免疫病。
· 缺点:超贵(单次近万元),可能过敏或感染,很少用于单纯肾衰。
· 适合:合并严重免疫疾病的肾友(比如狼疮性肾炎急性发作)。
3步选对适合你的透析方式
1. 基础需求看HD:病情稳、想省钱,选普通血液透析(HD)长期维持。
2. 并发症多找升级款:皮肤痒、高血压、心血管差,选HDF或HFHD加强排毒。
3. 特定问题对号入座:
· 皮肤痒/中毒→加HP;
· 水肿严重→临时用SCUF;
· 年轻/血管好→HFHD更护肾;
· 病危→CRRT 救命。
最后提醒
没有“最好”的透析方式,只有“最适合”的!选的时候要结合:
· 自身症状(有没有皮肤痒、高血压);
· 血管条件(好不好、血流量够不够);
· 经济情况(长期费用能不能承担)。
定期复查,和医生一起调整,才能让透析更舒服、更安全~
发布于:广东省驰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